專業實驗室操作人員需掌握超純水PH檢測儀的校準技術,這是保證水質檢測精度的核心環節。本文提供標準化校準流程,幫助用戶建立規范操作體系。 一、校準準備要點 實驗員需提前準備好pH4.01、pH6.86、pH9.18三組標準緩沖試劑。檢測儀電極應在超純水中浸泡活化8小時以上,確保敏感膜充分水化。校準環境需保持25±1℃恒溫,避免溫度波動影響電極響應速度。 二、分步校準流程 開機預熱:長按電源鍵啟動設備,等待15分鐘使電路系統穩定。觀察顯示屏數值波動范圍應小于0.02pH。 一級校準:將電極浸入pH6.86緩沖液,待數值穩定后鎖定校準點。反復沖洗電極3次,用無塵濾紙吸除殘留液滴。 二級校準:轉入pH4.01或pH9.18緩沖液,依據檢測需求選擇酸性或堿性校準點。數值穩定后完成兩點校準程序。 斜率驗證:校準后斜率值應保持在95-105%區間,響應時間不超過30秒。若出現異常需重新活化電極。 三、維護注意事項 校準后需用專用保護液浸泡電極,禁止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每月應進行電極表面清潔,使用0.1mol/L鹽酸溶液浸泡2分鐘去除污染物。校準記錄需包含環境溫濕度、操作人員、標準液批號等信息,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四、誤差控制措施 建議每日使用前進行單點校準驗證,每周執行完整兩點校準。當檢測超純水時,需開啟自動溫度補償功能,并控制檢測時間在2分鐘內完成。電極使用壽命超過12個月或校準失敗3次以上時,必須更換新電極。 定期校準維護能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建議實驗室建立標準化管理臺賬。通過規范校準操作,可將超純水PH檢測誤差控制在±0.02pH范圍內,滿足ISO/IEC17025認證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