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是指水經過加氯消毒后殘留在水中的氯含量,包括游離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兩種形式。它是自來水消毒過程中的重要指標,適量的余氯能持續殺滅管道中的細菌,保證供水安全。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管網末梢水中余氯含量應保持在0.05-4mg/L之間。當這一數值超過上限時,就屬于余氯超標現象。 水中余氯超標的主要原因消毒劑投加過量是導致余氯超標的最常見原因。水處理廠為徹底殺滅病原微生物,有時會加大氯氣或次氯酸鈉的投放量,特別是在水源污染較嚴重或傳染病高發季節。管網輸送距離過短也會造成余氯超標,因為氯在長距離輸送過程中會自然消耗,短距離供水時消耗量不足。 水溫因素不容忽視,低溫環境下氯的揮發和分解速度減慢,導致殘留量增加。pH值偏高的水體同樣會使氯的消毒效果降低,迫使水廠增加投氯量。此外,管網老化或維修作業可能改變水流速度,影響余氯的自然衰減過程。 余氯超標的健康危害長期飲用余氯超標的水可能對消化系統產生刺激,引發惡心、嘔吐等癥狀。更為嚴重的是,余氯會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三鹵甲烷等致癌副產物,增加膀胱癌、結腸癌的發病風險。 對于皮膚敏感人群,余氯超標水可能導致皮膚干燥、瘙癢,甚至誘發接觸性皮炎。洗浴時,氯氣揮發還會刺激呼吸道,加重哮喘患者的癥狀。孕婦、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對余氯更為敏感,需要特別注意。 余氯超標的環境影響余氯超標排放到自然水體后,會破壞水生生態系統,抑制微生物群落平衡,進而影響整個食物鏈。在農業灌溉領域,含氯過高的水可能改變土壤性質,影響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余氯會與某些工業廢水中的酚類物質反應,產生具有強烈異味的氯酚化合物,造成二次污染。這種污染不僅難以消除,還可能通過生物富集作用進入人體。 如何判斷家中水質余氯超標最直觀的方法是嗅覺辨別——打開水龍頭若能聞到明顯的刺鼻氯味,通常表明余氯含量偏高。口感測試中,若水有澀味或化學品味,也提示可能存在余氯超標。 專業檢測方面,可使用余氯測試劑進行快速測定,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對于精確測量,建議將水樣送至專業實驗室,采用DPD分光光度法等標準方法檢測。日常觀察中,若發現煮開水后水面有異常泡沫持久不散,或是養魚時魚類出現異常反應,都可能與余氯超標有關。 應對余氯超標的實用建議煮沸晾置是最經濟有效的除氯方法,沸騰后繼續加熱1-2分鐘,然后敞開容器晾置半小時,可去除大部分游離氯。安裝活性炭濾芯的凈水裝置能吸附余氯,但需定期更換濾料以防二次污染。 在生活用水方面,洗浴前可提前放水靜置,讓氯氣自然揮發。對于敏感人群,建議使用維生素C類除氯產品,這類物質能與氯發生中和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單純依靠"凈水器"宣傳不可取,應選擇具有NSF認證的專業產品。 從長遠來看,支持供水系統進行消毒工藝升級,如采用臭氧-活性炭等組合技術,能從源頭減少氯的使用量。社區居民也可通過正規渠道向供水單位反饋水質問題,促進供水質量的持續改進。 拓展閱讀: 余氯水質檢測儀工作原理詳解
本文連接:http://www.wwk6.com/newss-33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