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度在線監測儀作為水質監測的核心設備,其數據準確性直接影響水質評估結果。定期校準是保障儀器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本文將系統講解濁度在線監測儀的校準原理、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幫助用戶掌握科學的校準方法。 一、為什么需要定期校準濁度儀?濁度在線監測儀通過光學原理檢測水中懸浮顆粒對光的散射強度,長期運行中可能因以下因素導致數據偏差: 光學元件污染(如透鏡積垢) 光源衰減(LED或激光器老化) 環境溫度波動影響電子元件 機械振動導致光路偏移 定期校準可修正系統誤差,確保測量值符合國家《水質 濁度的測定》標準(GB 13200-91)。
二、校準前的準備工作標準液選擇 環境要求 溫度穩定在20±5℃,避免陽光直射 校準前開機預熱30分鐘以上
儀器清潔 用無絨布擦拭樣品池內外壁 檢查流通池是否存在氣泡殘留
三、標準校準操作流程步驟1:零點校準將超純水(濁度<0.1NTU)注入樣品池 進入儀器校準菜單選擇"零點校準" 待讀數穩定后保存參數
步驟2:標準液校準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注入標準液 每種標準液需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 輸入標準液標稱值并保存校準系數
步驟3:驗證校準結果四、校準注意事項標準液保存 操作規范 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樣品池光學面 標準液注入時需緩慢平穩防止氣泡產生
記錄要求 詳細記錄校準日期、標準液批號、環境溫度等參數 建議建立校準檔案保存至少3年
五、常見校準問題排查校準后讀數漂移 多點校準線性度差 零點無法歸位
六、校準周期建議常規工況:每3個月校準1次 連續監測或高濁度環境:每月校準1次 儀器維修或更換核心部件后:必須立即校準
規范的校準操作不僅能延長濁度在線監測儀的使用壽命,更是確保水質數據準確可靠的核心保障。建議用戶建立完善的維護校準制度,結合儀器使用說明書與現場工況制定個性化校準方案。定期進行專業人員培訓,可進一步提升設備管理水平,為水質監測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本文連接:http://www.wwk6.com/newss-32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