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物超標會降低水體透光性,影響微生物生存,破壞生態平衡。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限值為10mg/L,B標準為20mg/L。企業需定期采用重量法或懸浮物檢測儀檢測,發現異常應立即排查。 超標常見原因分析 預處理設備故障:格柵除污機堵塞、沉砂池運行異常導致大顆粒物進入后續處理環節 混凝劑投加不當:藥劑種類選擇錯誤、投加量不足或混合不充分 生化系統異常:活性污泥沉降性差、二沉池表面負荷過高 管網滲漏問題:雨水混入污水管網導致處理系統超負荷 5種核心處理技術詳解 1、物理截留法 ? 升級機械格柵:選用1-5mm細格柵攔截纖維狀懸浮物 ? 添加濾布濾池:對SS>20mg/L的污水可實現90%去除率 ? 應用注意事項:需配合自動反沖洗裝置防止堵塞 2、化學混凝法 ? 優選聚合氯化鋁(PAC)與聚丙烯酰胺(PAM)復配使用 ? 控制pH值在6.5-7.5時絮凝效果最佳 ? 建議設置混凝試驗確定最佳投加量 3、深度過濾法 ? 多介質過濾器采用無煙煤+石英砂組合濾料 ? 纖維球過濾器適用于含油污水過濾 ? 反沖洗周期控制在24-48小時/次 4、膜分離技術 ? 超濾膜孔徑選擇0.01-0.1μm范圍 ? 錯流運行模式減少膜污染 ? 定期進行化學清洗恢復通量 5、生態處理法 ? 人工濕地系統適合日均處理量<500噸的項目 ? 搭配水生植物種植提升凈化效果 ? 水力停留時間控制在3-5天 系統化解決方案實施流程 水質檢測:進行全指標分析明確污染特征 工藝診斷:繪制工藝流程圖排查薄弱環節 方案比選:通過小試試驗確定技術組合 工程改造:優先改造預處理單元與加藥系統 效果驗證:連續監測30天確認出水穩定達標 常見問題答疑 Q:雨季懸浮物波動大如何處理? A:建議增設調節池平衡水質,雨季前清理管網沉積物 Q:處理成本如何控制? A:通過自動加藥系統節約藥劑15%,回用濾池反沖洗水降耗20% Q:改造期間如何維持運行? A:采用模塊化設備進行分階段改造,設置應急處理單元
本文連接:http://www.wwk6.com/newss-3268.html
|